直譯和意譯之爭自從有翻譯開始就存在了,有的主張直譯,有的主張意譯,中國有東晉前秦時代的道安,主張直譯,他同時代的鳩摩羅什主張意譯。魯迅主張直譯,林紓主張意譯,嚴復主張信達雅。國外,斐羅-猶達歐斯(前20~AD50),主張直譯;哲羅姆(347~420)主張文學用意譯,《圣經(jīng)》用直譯。歌德和普希金主張意譯。直譯和意譯實際是“以形式為主”和“以內(nèi)容為主”的觀點的一種表現(xiàn)形式。巴金的觀點:“我覺得翻譯的方法實在只有一種,并沒有“直譯”和“意譯”的分別。
好的翻譯應該都是“直譯”,也都是“意譯”。唐玄奘的“新譯”就是根據(jù)梵語和漢語有同有異的特點,靈活地兼用了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。
綜合觀點:
a) 直譯和意譯已經(jīng)是為大量翻譯實踐證實了的客觀存在,不容否認。
b) 應以直譯為主,意譯為輔,量力而行,靈活運用。
凡是能夠保留原辭意義,形象和語法結(jié)構(gòu)而譯文又明白通順的,才稱得上合法的直譯。
例如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.
譯成:趁熱打鐵;凡是脫離原文形象或語法結(jié)構(gòu)但對原辭意義無所損益的,才稱得上合法的意譯。
Every dog has his day.
譯成:人人有自得的時候。
也就是說,翻譯應從實際出發(fā),哪些句子用直譯法比較好,就用直譯法,哪些句子用意譯法比較好,就用意譯法。
翻譯一篇文章或一本書,決不可能全部采用直譯或意譯法,必需兩相兼用,采用哪一種譯法,完全取決于所譯文本的詳細情況和完滿實現(xiàn)“信于內(nèi)容,達如其分,切合風格?!?